AI夯实轻工新质发展根基

日前,以“AI赋能·消费焕新”为主题的第十五届中国轻工业信息化大会暨第二届消费品行业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北京举办。会上,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轻工业稳健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今年前7个月,轻工业营业收入13.2万亿元、实现利润7601亿元,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为国民经济稳增长做出积极贡献。要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轻工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促进轻工新质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近年来,轻工业在设备设施数字化、关键工序数控化、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2024年,轻工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84.9%,网络化协同企业占比47.2%,开展个性化定制企业占比18.3%,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8、2.0和2.8个百分点。截至今年上半年,轻工企业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进一步提升到86.2%,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到82.3%,轻工智能化基础进一步夯实。

智能制造水平明显提升。家电、食品、缝制机械等行业,大规模应用AI视觉检测、智能分拣、智能预测维护技术,提质增效成果显著。目前,全世界灯塔工厂201家,中国85家;其中,轻工业28家,全国占比33%。我国国家级 5G 工厂1260 家,轻工行业 167 家,占比13%。轻工业智能化已具领先水平。

新产品新体验不断涌现。轻工智能家居用品、个性定制产品、功能健康食品日益丰富,智能玩具、智能乐器、智能眼镜快速发展,创造了新消费。四是新模式新服务应用普及。人工智能开创多样化新场景,为市场注入强劲活力。日益普及的新模式、新应用,让供应链、价值链与互联网互融共通,极大提升了轻工业现代化水平。

张崇和认为,当前人工智能应用仍存在点状化、不均衡、深度不足的问题。要以人工智能推动科技创新,夯实轻工新质发展根基。运用AI技术,赋能基础研究,研发新材料、新工艺,推广仿真设计、生成式设计,缩短研发周期,激发创新活力。探索AI在食品、生物发酵、化妆品等领域的融合创新,开发精准营养的健康食品、个性化护肤品等创新产品。支持家电、家具、塑料、皮革、电池、日化用品及工业设计等行业,建设垂直领域大模型,培育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推进智能体在设计、中试、生产、服务、运营全环节落地。发挥人工智能关键作用,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夯实科技根基。

以人工智能推动转型发展,构建轻工现代产业体系。要深化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和网络化协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全面推动轻工业产业升级。推进智能制造和智能检测,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构建智慧供应链,实现采购、生产、仓储、物流等全环节智能化。强化绿色智能管理,实时监测资源,智能优化能耗,推行绿色制造、低碳发展。搭建智能化服务平台,为轻工特色产区提供技术赋能、供需对接、协同制造等数字技术支持,提升集群创新能力。推动轻工产品数字身份认证,在家电、电池、电动自行车、陶瓷等行业,建立数字护照,推动轻工商品绿色合规出海,带动轻工产业现代化提升。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加快建成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轻工业现代化产业体系。

以人工智能助力产品升级,践行国家提振消费战略。轻工行业企业要利用人工智能,分析消费需求,个性化定制生产,推动传统生产向“以用户为中心”模式转型,满足消费者对智能生活的新期待。要加强智能产品创新,发展智能家电、智能家具、智能穿戴设备等新型消费产品,打造互联互通、智能协同的居家、办公、**体验,让消费者享受更加便捷舒适的智慧生活。融合应用区块链与人工智能,建立全生命周期智能追溯体系,构建可信消费环境,为放心消费提供坚实保障。不断拓宽智能消费新边界,塑造发展新优势,让人民群众享受美好智能新生活,不断提振消费信心。

大会还发布了2025年度轻工业数字化转型“领航者”案例名单。人工智能赋能、数据要素赋能、工业互联网建设、先进技术研发应用等110项案例入选。、伊利乳业、蒙牛乳业等企业榜上有名。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